肾病患者夏季养生需格外注意“防暑、控水、护肾、调饮食”,避免高温加重肾脏负担,同时预防电解质紊乱和感染。一、饮食调理——低盐、低钾、优质蛋白1.严格控制盐分-每日盐摄入量≤3克(约半啤酒瓶盖),避免腌菜、酱料、加工食品,用葱姜蒜、柠檬汁调味替代。-警惕隐形盐:挂面、饼干、味精等含钠高。2.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每日量需遵医嘱,肾功能不全患者分期不同需求量也不同。-避免植物蛋白...
韩某,女,73岁,离休干部。现病史:患者6年前始发咳喘,咳吐痰多,色白质稀,呈泡沫状,胸闷气促,易感外邪,感邪即发,咳喘日甚,3年后感心悸,动则尤甚,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双下肢水肿,经某院查肺部CT、心脏彩超、心电图,诊为“肺源性心脏病”。现诊见咳嗽,咳痰量多稀白,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动则益甚,胸闷如窒,胸痛牵及背部。体检:面部虚浮,色显晦暗,口唇发绀,胸部望之膨满,呈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下肢水肿,...
黄某,男,83岁,离退休干部。主诉:健忘年余,此前曾有缺血性中风史,逐渐出现神志呆滞,反应迟缓,肢体活动欠佳,智力下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乏力。中西药杂进,效果不佳。刻诊:面色晦滞,表情淡漠,沉默少言,便秘。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体检:表情淡漠,神志呆滞,反应迟缓,面色晦滞。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弱。实验室检查:脑CT检查显示“脑萎缩”改变。中医诊断:痴呆(肾虚髓空)。西医诊断:血管性痴呆。治法:补肾填...
穴位埋线,是将可吸收的蛋白线埋入人体特定穴位的一种中医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通过蛋白线在穴位内持续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随着蛋白线会在穴位内的持续软化分解,形成7-15天的长效刺激,在穴位处长期刺激作用,弥补了普通针灸治疗时间短、刺激不持久的缺点,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疾病。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则是经络上的关键节点。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经络...
患者姓名:廖某某 性别:女 年龄:31岁 就诊日期:2025年1月27日主诉:痛经1年余。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5天,经期7天,量中,色红,有血块,近1年余痛经明显,痛经VAS评分5-7分。经前1周情绪波动明显。2020年因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囊肿剔除术,术中发现子宫腺肌症(子宫如孕6周大,后壁增厚)。末次月经(Lmp)2025.1.6:8天净,量增多,血块减少,痛经。前2次月经(2024.12.05、2024.11.1):经期延长至8...
患者姓名:王某某 性别:女年龄:36岁 初诊日期:2025年3月30日主诉:月经周期提前、非经期出血1年。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天,经期7天,量、色正常,无痛经及血块。近1年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经期仍为7天,量、色正常,无痛经。月经干净后3-5天出现阴道少量褐色出血,持续2天,护垫量。末次月经(LMP)2025年3月16日,7天净。3月25日至26日再现少量褐色分泌物。刻下症:工作压力大,急躁易怒,眠浅易醒(晚11-12点...
隐匿性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是一种无症状的肾小球疾病,约占慢性肾炎的30%-50%。其特点是仅有尿检异常(如血尿/蛋白尿),但无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等典型肾炎症状,因此常被比喻为"沉默的肾脏杀手"。(一)核心特征1.临床表现唯一线索:持续镜下血尿(尿红细胞>3个/HP)和/或轻度蛋白尿(<1g/24h)血压、肾功能多年保持正常患者多因体检偶然发现2.病理类型类型占比特点IgA肾病40%-50%感染后血尿加重薄基底...
林某,女,73岁初诊时间:2025年3月3日,雨水主诉: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恶心、呕吐10天病史:确诊多发性骨髓瘤8年,多次于我院血液科化疗,1年前复查骨髓细胞学,考虑疾病复发。末次化疗时间是2025.3.2,化疗后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胃脘嘈杂,纳差,乏力,睡眠需安眠药辅助,大便干,小便尚可。舌紫暗,苔中部白腻,脉滑,寸弱。既往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梅尼埃病、继发性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萎...
陈某,女,80岁初诊时间:2025年4月28日,谷雨主诉: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1个月病史:1月前因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腹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术后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进食后恶心、呕吐,肛门可排气排便,症状反复。辰下吞咽困难,进食少量流质饮食,进食后一两个小时出现呕吐,呕吐多清水痰涎,伴时有腹胀,腹痛,纳差,口干,大便溏稀,小便正常。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寸弱。既往史:高血...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是脾肾长期虚弱,导致身体排毒能力下降,同时湿气、瘀血等“垃圾”堆积,引发水肿、贫血、小便异常等问题。治疗需先分清“虚在哪儿”和“堵在哪儿”,再针对性调养。1. 病名归类老百姓常说的“肾虚”“肾亏”等虚弱表现,在中医里对应“虚劳”;而发展到严重阶段(如尿毒症),则属于“肾衰”“关格”。2. 发病根源核心问题在脾肾:肾脏负责排毒排水,脾负责营养吸收。如果这两个器官“虚”了,身体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