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胆囊结石,竟让92岁的潘老先生经历感染性休克、重症监护抢救的生死劫。近日,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团队通过微创手术成功化解一场胆囊结石引发的危机。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师林德新提醒大家:胆囊结石绝非“可治可不治”的小问题,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拖延治疗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2个月前,家住福安的潘大爷突发上腹疼痛伴发热,伴恶心呕吐,外院诊断为“胆囊炎”,给予抗感染、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1周后再次发生腹痛发热的情况,病情急剧恶化、血压下降,前往我院问诊后被确诊为胆囊结石诱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紧急转入我院重症监护室(ICU)。
“患者转入后,我们立即启动脓毒血症休克救治流程——抗感染、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同时胆道穿刺引流脓液。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果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彻底清除感染源。”我院肝胆胰脾外科林德新团队与重症监护团队携手合作,将潘大爷从生死线上给拉了回来。
“爷爷总说‘忍忍就过去’,谁想到会休克昏迷……”潘大爷的孙子后怕回忆。
医生表示,潘大爷的病情突变与其高龄、基础疾病紧密相关,但生活中也存在不少民众对胆囊结石疾病的误区,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不痛=不用治”
真相:无症状胆囊结石中,20%会在5年内引发急性炎症。当结石从胆囊掉到胆管后,可诱发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
误区二:“年纪大不能手术”
真相:现代微创技术使90%以上胆囊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我院超70岁以上患者占比达高达35%,其中最大年龄95岁,随着微创技术发展,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
误区三:“吃药就能溶解结石”
真相:目前尚无药物可彻底消除胆囊结石,盲目服药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林德新提醒,胆囊结石的手术指征有1、结石直径>3cm;2、伴有胆囊炎发作; 3、胆囊壁增厚或钙化;4、无功能的胆囊;5、发生胆源性胰腺炎等,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但没有症状的患者,应定期复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