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介入血管外科为一名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两次介入栓塞治疗后,复查影像学显示肝内肿瘤已经完全坏死,肝内病灶达到肿瘤影像学mRECIST评估的CR(完全缓解)。
55岁的林女士3个月前突然在自己肚子上摸到一个硬硬的肿块,而且胃口也越来越差,因为害怕一直没敢告诉家人。随着肿块越来越大,林女士出现了肚子疼痛的症状。在家人带领下,林女士前往当地医院,通过检查后被告知已经是肝癌晚期,且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后林女士的家属听朋友提起我院有上海来的专家坐诊,抱着一丝希望,林女士及家属找到我院肿瘤内科上海常驻专家、主任医师刘军,通过完善一系列检查,最后诊断为“肝内多发巨块肝癌伴门静脉及肝静脉癌栓,双肺多发转移瘤”,鉴于患者为肝癌晚期,刘军立即组织多个学科进行MDT讨论,最后建议患者到介入血管外科行介入栓塞+靶向+免疫治疗。
介入血管外科团队接诊病人后,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副主任医师尚祥考虑其肝内病灶多发且巨大,一次栓塞病人恐难以承受,风险太大,遂制定“肝内病灶分期栓塞+全身靶免治疗”的方案,间隔1个月先后为其行两次TACE治疗(一次D-TACE(载药微球),一次C-TACE),将肝内病灶完全栓塞。治疗后,病人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结束两个月后,林女士返院复诊,告诉医生肚子的肿块已经摸不到了,影像学复查也提示肝内肿瘤及癌栓完全坏死并明显缩小,双肺转移瘤明显缩小,造影复查肝内也未见明显肿瘤染色。鉴于肝内病灶已完全坏死,尚祥建议其暂停介入治疗,继续靶向免疫治疗。
据介入血管外科科主任刘建雄介绍,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位居第2位。手术切除是肝细胞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机会及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法[3,4]。但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近年来,肝癌相关诊治研究进步迅猛,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肝癌的治疗也已经从单一治疗手段时代进入到综合治疗时代,但是介入栓塞治疗仍是不可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有研究表明,以TACE/HAIC治疗为主,联合靶免等新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ORR),而且通过介入治疗,还可使部分患者由不可切除肝癌可能转化为可切除肝癌,为患者提供手术切除机会,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