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杨某(化名)两年前就曾因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发作在我院就诊,当时经消炎治疗后症状缓解,医生多次建议其接受手术治疗以根除病患,但杨某均因个人原因拒绝。两年间,杨某反复出现腹痛,却一直选择口服中药、自行服药等方式缓解症状。

几天前,杨某突发剧烈腹痛,被家人紧急送至我院肝胆胰脾外科。经检查发现,其胆囊炎症严重,已出现广泛粘连和局部坏疽迹象。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风险较高,医护团队多次耐心与其沟通,杨某最终同意接受手术。

术中所见令人触目惊心:杨某腹腔内大量脓苔附着,右膈下积液明显,横结肠与胆囊严重粘连,局部已形成坏疽伴脓肿。在紧密粘连的解剖结构中,医生细致分离了十二指肠与胆囊区,逐步显露出胆囊三角及胆总管,最终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脓肿清除术”。被切除的胆囊已部分坏死发黑,这是拖延治疗导致的严重后果。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于9月12日正式出院。


我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师林德新提醒:坏疽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持续性炎症、结石嵌顿压迫导致血供障碍,进而引起胆囊壁坏死甚至穿孔的一种危急重症。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须立即医疗干预。从普通胆囊炎迅速发展为坏疽性胆囊炎,与拒绝规范治疗、长期依赖非针对性药物密切相关。胆囊结石一旦引发症状,应尽早接受正规评估和手术干预。坏疽性胆囊炎不仅痛苦显著,更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疼痛不敏感的老年人、或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却在持续恶化。因此,一旦确诊胆囊结石伴反复炎症,务必遵从医嘱,积极治疗,切勿“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