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脑梗死患者——来自俄罗斯的伊万(化名)。面对语言不通、无家属陪同等困难,全科医护人员凭借专业素养和暖心服务,通过翻译软件、自制双语卡片等方式架起沟通桥梁,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现已康复出院,并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中国医生,太棒了!”
4月25日,伊万因突发肢体麻木、头晕被紧急送至我院神经内科。由于患者语言不通且无家属陪同,如何快速获取病史、制定治疗方案成为首要难题。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辛勇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双语沟通小组,利用手机翻译软件逐条核对症状、病史及用药需求,并连夜制作俄汉对照的“常用医疗用语卡片”,覆盖日常护理、检查等内容,确保诊疗流程无缝衔接。
治疗期间,医护团队为伊万量身定制诊疗及康复方案,并安排专人每日通过翻译软件与其沟通病情进展。护士长冯秋红带领护理团队用肢体语言和简单俄语词汇安抚患者情绪,点滴细节让身在异国的伊万倍感温暖,多次用生涩的中文连声道谢。
经过8天系统治疗,伊万肢体功能显著恢复,语言能力逐步改善。出院当日,他激动地向医护人员展示手机翻译页面:“你们不仅治好了我的病,更让我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中国医护的专业和爱心让我永生难忘!”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艮彬表示,救治不分国籍,语言不应成为医疗的壁垒。这次成功救治既是科室综合实力的体现,更展现了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初心。神经内科医护团队会保持这份初心,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有温度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