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手术可以像打针一样轻松!”手术成功后,患者梅阿婆含泪发出这样的感叹。
近日,我院脊柱外科团队为一名69岁的双下肢不全瘫痪患者成功实施了“UBE内镜下胸椎椎管精准减压术”,以仅10ml出血量的“毫米级”微创操作,突破了传统胸椎手术禁区。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在复杂胸椎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三年来,梅阿婆饱受双下肢麻木无力的折磨,右腿逐渐“锈死”无法抬离地面,仅能拖行求生,多次求医却被告知“需开大刀,可能瘫痪”。后梅阿婆辗转至到我院脊柱外科问诊,经检查发现患者右下肢踇背伸肌力为0级,左下肢踇背伸肌力1级,右侧膝腱反射亢进如敲弹簧,而胸11/12水平脊髓已被骨化黄韧带挤压变形。

面对传统开放手术需切断椎旁肌、切除椎板的高创伤风险,我院脊柱外科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单孔双通道UBE技术”:通过1个8mm观察通道+1个10mm操作通道,在2小时内完成准磨除骨化黄韧带“钙化铠甲”、360°松解受压脊髓“金蝉脱壳”和完整保留脊柱稳定性“原厂配置”的三大关键动作。与传统术式比较,减少了90%的肌肉剥离,实现“靶向拆弹”。
医疗团队在术前进行了三维CT重建构建“数字化战场”,预演减压路径;在手术中使神经监护仪化身为“电子哨兵”,实时预警脊髓损伤风险;并且在术后即刻实行肌力检测进行系统量化评估,数据化追踪神经功能复苏情况。手术十分成功,术后30分钟患者右踇趾首次自主翘起。术后24小时右下肢可抬离床面20cm。术后72小时患者迈出正常步态,JOA评分从9分跃升至23分。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黄建军表示,此技术的精髓在于胸椎UBE需攻克三大难关——毫米级操作空间内避开硬膜与脊髓;超声骨刀“雕琢”钙化韧带不伤神经硬膜;水介质持续冲洗避免热损伤。
此例手术的成功验证了我院“显微手、导航眼、智能脑”三位一体微创体系的先进性,再次印证了以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脊柱外科技术革命正为更多“被判刑”的脊柱疾病患者打开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