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医院:积极推进“双向转诊” 打造惠民“绿色通道”

发布日期:2016-04-30 浏览量:

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5年8月31日蕉城区开始在全区全面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宁德市医院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对霍童、洋中中心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双向转诊”工作启动以来,宁德市医院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努力为患者打造便民利民“绿色通道”。

优质资源下沉 患者“家门口”享受名医服务

家住霍童镇的缪女士近一个月来反复头晕、头痛,血压最高时升到180mmHg,本来准备乘车到数十公里外宁德市医院看看,听说乡镇卫生院就有市医院的专家坐诊,缪女士赶紧来到卫生院。坐诊的市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朱绍亨为缪女士检查后,开了处方并叮嘱她一个月后复查,缪女士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原来一想到要坐车去宁德市医院挂号、排队,还不一定能碰上专家,太麻烦就不想去了,所以拖了这么久。今天真的运气太好啦,看病又快又方便,我也不用来回奔波了。”拿了药后缪女士开心地说到。

从去年9月我院与霍童、洋中中心卫生院慢性病分级诊疗暨双向转诊正式启动后,我院每周都会派心血管、糖尿病方面的专家、骨干医师到霍童、洋中镇坐诊,遇上特殊疑难的病人也会帮忙查房、会诊。同时,我院专家、骨干医师也为中心卫生院医师定期进行高血压、糖尿病治疗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在放射影像方面,建立了网上会诊平台,对于一些复杂病例能实时得到我院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一步还计划在我院建立心电、影像诊断中心,让患者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名医服务,避免了他们奔波之苦。

搭建“绿色通道”推动“双向转诊”顺利进行

霍童、洋中镇是蕉城区的人口大镇,中心卫生院的设备、诊疗水平与周边乡镇卫生院相比略为突出。尽管如此,群众对基层卫生院的信任度依旧偏低,宁愿花钱花时间到大医院排队就诊,形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局面。

据霍童中心卫生院院长郑新家介绍,在霍童卫生院就诊的病人中,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比例占到30%—40%,以往由于药品配备不全,医师力量薄弱,这些病人每隔半个月就必须乘车到上级医院复诊拿药,来回至少花费半天时间。“双向转诊”启动以后,宁德市医院每周四派专家定期坐诊,卫生院也能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采购高血压、糖尿病治疗药品,患者不用再到大医院排队等候。此外,在医保报销方面,按照规定,从2016年起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特殊门诊报销比例50%,起付标准300元,最高支付限额为高血压4000元,糖尿病4000元;而基层医疗机构特殊门诊报销比例为90%,不设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为高血压5000元,糖尿病5000元。“省钱省时又省力,相信随着双向转诊工作的逐步推进,留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患者会越来越多。”霍童中心卫生院院长郑新家表示。

改变就医习惯实现大医院资源合理利用

霍童镇的黄大爷患有高血压15年,以往除了复查拿药之外,一有个头疼脑热他也习惯往市里的大医院跑,每次排队、拿药都要花上好长时间。自从市医院专家定期坐诊以后,笃信名医的黄大爷逐渐习惯了在“家门口”就诊,连平时的药索性也在卫生院开了。像黄大爷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由于不太相信基层卫生院的诊疗水平,一些小毛病也习惯了往大医院跑,造成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是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宁德市医院也将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和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引导群众提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就近、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我们三级医院主要负责做疾病的诊断和规范治疗的指导,诊断明确的就可以回到基层社区或者中心卫生院来,大医院主要承担一些危重症、疑难病的治疗,达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宁德市医院纪委书记吴光辉表示,宁德市医院也将提供绿色通道,对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无法处理的及时转诊。宁德市医院还将从专科对口帮扶、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由一名专科医师和一名全科医师组成“双师共管”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着力为基层和社区培养一批留得住、拿得起、百姓信的过的全科医生,真正做到“小病留在乡镇,大病转诊医院”。

IMG_2743.JPG

IMG_2788.JPG

最近更新

总值班电话:0593-2822179传真:0593-2873366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 8:00-12:00  14:30—17:30

医院地址: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闽东东路13号(东侨院区)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7号(蕉城院区)

版权所有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Copyright © 2008-2010 All rights reserved.闽ICP备19021977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