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韦洪,男,38岁,2015年5月12日
首诊:患者于11年前患急性肾炎,经住院治疗,临床症状痊愈。近10余年来,浮肿反复发作,尿蛋白+~+++,屡经中西药治疗,顽固性尿蛋白不能消除。近因劳累过度,复感水邪,症见咽痒咽痛,咳嗽痰稠,畏风怕冷,面目浮肿,腰膝酸楚,形神倦怠,纳呆便溏,小溲短赤,眼花头晕,舌淡红苔薄腻,脉濡。血压150/105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上皮细胞少许,颗粒管型0~3。诊为:水邪犯肺,湿热交蒸,脾肾两虚,水液不利。治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湿,健脾补肾,佐以消肿。处方:蜜炙麻黄3g苦杏仁6g桔梗6g连翘9g制香附6g苏叶6g党参12g麦谷芽各30g川断15g鹿含草12g益母草9g土茯苓15g赤小豆20g焦山楂12g ×2剂。
5月16二诊: 药后诸症均减,上方续服2剂。
5月20日三诊:外感诸症消失,小溲转清长,浮肿亦清,纳食增进,大便成形,仍见轻度腰酸、倦怠,脉细弦,舌淡红苔薄。血压130/90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少许。外邪已去,宜从根本治疗,用下方:紫苏6g 蝉衣6g 淫羊藿12g 鹿含草15g 芡实15g续断15g 狗脊9g 枸杞15g 党参15g麦谷芽各30g土茯苓15g益母草9g甘草3g×7剂.患者回家后,由于经济较差,无法复诊,路途遥远,一直服上方百余剂,后来复诊,蛋白尿消除,今未复发。
按:急性肾炎,以发表渗利清热解毒,发汗、利小便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以清除症状。水肿通过发汗宣肺从上散之,宣肺又能促进膀胱气化功能,辅助利小便以消肿,此为常用诊则,不仅消去水肿不加重肾的负担,而且通过宣散以助清热及清除原发疾病的功效。宜选用越婢加术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茅根等。清热解毒是治疗以热毒炽盛为主要病因的急性肾炎。故清热解毒为治疗重点,其病位在于咽喉及肾,宜清热解毒诊则。用甘桔汤加蒲公英、山豆根、银花、牛蒡子、连翘、鲜茅根、知母等药。经治取效,病情明显恢复时,此时病邪已去,正气初复,可见虚火之热象,若此时不见新发感染征象,则此热象为生理现象。具体表现为体倦炽热,微有口干,鼻燥,而体温不高,恶寒重,鼻塞,乃机体正气刚刚恢复,阳气阴血未充,不可辨证为病理现象,勿轻率投用苦寒清热之品,则会挫伤正气。但此其病夹杂外邪袭而生热象者,当辨证分治。